盘搜小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盘搜小说网pansou.me),接着再看更方便。

整个部落,除了唐歌之外,只有王朝马汉张龙赵虎,以及小娅五个人明白训练的章程以及要点,二花只能算半个,加在一起也就五个半。让奴隶去训练族人是不可能的,所以,王朝马汉张龙赵虎以及二花是指望不住了。至于让小娅做教官,那更不可能。以小娅古灵精怪的性子,估计用不了一天,就能把族人们折腾的造反。

算来算去,整个部落有资格当这个教官,而且知道该怎么当的人,就只有唐歌一个了。

“可是我才刚把少年们的训练队结束啊!我还有更有意思的事情要做呢!我不想再回校场了!”唐歌抱着脑袋苦恼的呻吟,这一刻他觉得宿醉的感觉更重,更难受了。

三两句敲定了给族人们统一军训的事,青山美滋滋的走了,准备第一时间向胖巫汇报这个好消息,至于唐歌抱怨没有教官的事,青山也毫不在意。石娃子虽然懒了点,滑了点,但不是分不清轻重的人。虽然现在嗷嗷的叫的挺响,但训练时绝不会偷工减料。

“我想做明星!我不要做教官!我的明星梦啊!”青山走后,院子里响起了唐歌的哀嚎。

每年秋收过后,就开始猫冬了。往年半坡豚的日子过的紧巴巴的,即便冬天,也要想办法多弄点食物,现在半坡豚再也不用为食物发愁,于是猫冬,就成了族人们一年中最清闲的季节。

其实这年头的冬天并不算太冷,虽然每年都会下几场鹅毛大雪,但实际气温并不算很低,只不过原始社会里,连条路都没,鹅毛大雪一下就是沟满壑平,连个参照物都找不到,一不小心就掉沟里了,根本没法出门,等雪化了,满地泥泞,更出不去门了,所以,大家就只能在部落里猫着。

去年冬天,族人们无所事事的修养了一个冬天,结果全都胖了好几圈,今年冬天,可就没那么好过了。

圣火城主体工程以及奴隶分住的两个村子都已经建设完毕,连石板路都铺好,但是城墙以及唐歌理念中的集市还没建造好,刚好趁冬闲的时间抓紧建设,而且如今给全部族人以及奴隶们进行军训也已经提上日程,想必在这个冬天里,大家的日程安排会非常紧张。

在唐歌看来,集市是一个城市最重要的存在。物资要流通,才能成为财富,如果关起门来朝天过,半坡豚即便有再多的粮食和金器,在唐歌看来也是属于赤贫的一种。

别的不说,单是圣火城如今所需的各种生活物资,如果不通过交易的话,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去采集,同样的时间和精力如果用于其他方面的生产,所创造出的财富要比那些生活物资多上好几倍还不止。

圣火城如今的生活过的越来越好,需要的物资也越来越丰富。原先,只需要采购食盐就能过日子的时代已经彻底一去不复返。别的不说,单是圣火城的主要经济支柱种植业,就需要在外采购大量的物资。

最初开始种植时,病虫害和各种鸟兽的破坏,是粮食收获的最大障碍。鸟兽的破坏可以预防,但是病虫害曾一度让圣火城上下束手无策,谁都想不到,往常根本就不值得注意的小虫子,对庄稼的破坏力竟然如此之大,甚至能影响收成的三四成之多!

后来,胖巫精心研制了出了一种杀虫药,可以有效的杀灭病虫害。这种杀虫药的主要成分是植物,例如毒鱼藤、松脂等。可这些植物只凭自己采集的话,劳动量太大,而且收效甚微,但是通过交易的话,只需一点点的粮食,就能换来一大批,所以,现今圣火城里种植所需的农药,大部分都是通过交易得来的。

除了农药之外,生活中还有许多必需品,是圣火城以及原先半坡豚的猎场里根本就没有产出的,想要的话,就只能通过交易。而且,圣火城的物资产出虽多,但不能交易的话,那些物资对圣火城来说,也只是能让族人顾个温饱而已。即便粮食堆成山,一天也只是三顿饭,对生活质量没有任何的提高,但是有了集市,这些东西就能给族人们换来很多可以用到或者喜欢的物资,可以有效的提高生活质量。所以,建造一个集市势在必行。

唐歌想要建造的,是永久的集市,而不是原先荒原上那种只有每个月月圆时分才能交易三天的临时集市。这个集市的选址,就在圣火城的南面。

建造一个集市并不难,族人们加奴隶忙碌一个冬天就足够了,但是如何让大家承认这个集市,主动前来这个集市交易,却成了最大的难点。

唐歌可以想象,在荒原上的土著们看来,不管你的集市建造的多好,多么合理,那都是在你的地盘上,我们去你的地盘上交易,安全方面谁来保障?谁能保证你炎族不会仗势欺人?而且在原先的地点交易,早已是不知多少年来流传下来的习惯,凭什么你圣火城说改就要改了地点。

虽然唐歌已经和交好的部落以及远行商队的老镰商量好,明年开春以后,他们就只在半坡豚的集市上进行交易,但是唐歌觉得还不够,他要让整个荒原上所有人都承认这个集市的存在,这样圣火城才能做到汇通天下,整个荒原甚至连中州的物资,都可以予取予求,才能真正的把半坡豚的产出变成财富。

所以,唐歌为集市做了两手准备。一是讲道理加利诱,只要你遵守圣火城的规矩不闹事,我的集市免费给你随便使用,而且,在这里每天都可以交易,你们部落里需要的任何东西,都能随时在集市上找到,物价也维持原来的情形不变,而且,我们半坡豚保证你的安全。

另一手准备就比较好玩了,那就是唐歌准备把戏剧推出来。

这年头,人人都能歌善舞,忙时唱歌,闲时跳舞,歌舞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存在,大家本就对音乐和舞蹈充满了热爱。

不要以为原始人就是茹毛饮血,什么也不懂,整天就知道打打杀杀,事实上原始人的创造力同样丰富。我们的祖先,从石块木棒等最原始的狩猎工具,一直进化到使用火焰、陶器,这中间不知道出现过多少大贤大能者,以他们的才智在为人类的进化默默的添砖加瓦。

原始人的进化中,歌舞也是不可缺少的一项存在,不管是祭祀还是庆祝,都少不了歌舞,那些历史都不可考证的久远年代留下的岩画中,也多有歌舞的描述。

既然大家都喜欢歌舞,那么戏剧如果推出,也毕然会大受欢迎。

戏剧,是集歌、舞、故事演绎为一体的表演艺术。不同于这时代单纯的唱歌跳舞,戏剧的主要表演内容,其实是在讲故事。

这年头,各部落有各部落的神话传说,这些奇奇怪怪的传说,都可以称之为故事,但无一例外,这些传说都是一代代口口相传的东西,不管是自己部落的,还是其他部落的,大家都早就听腻味了。当初唐歌在部落里讲西游,引起了整个部落的轰动,族人们甚至连饭都不吃也要听故事,外部落的客人们来了只要听上一场,就舍不得离开,由此就可以看出大家对西游故事的喜爱。

大家喜爱的并不止西游故事,在这个精神食粮极为匮乏的年代,所有新奇的,好听的,曲折离奇的故事,都会大受追捧。唐歌已经可以想象,一旦自己把故事以歌舞的形式推出,将会引出多大的轰动。

到了集市彻底落成投入使用的那一天,只需要把所有人叫到圣火城,给他们表演上一出戏剧,但是不把故事讲完,留下一个悬念……嘿嘿!恐怕为了听戏,这些荒原土著们也会老老实实的留在圣火城集市。哪怕到时候只有少部分人到来,戏剧的魅力也足以通过口口相传,把荒原上的所有人都吸引到这里。

君不见,即便是电视电影横行的上辈子,一旦哪个村子搭起了戏台,也照样能吸引来人山人海的观众。

戏剧必然会大受欢迎,这一点唐歌坚信不疑。而戏剧演员也会受到明星一样的追捧,这一点唐歌更是有所预料。他原本的计划中,自己会是整部戏剧的主角,甚至已经开始做起了他的明星梦,但是现在,一个军训计划,就把他的美梦彻底打落尘埃。

想推出戏剧,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一部戏,想要吸引人,故事、语言、舞蹈、音乐这些缺一不可,在唐歌看来,尤其是伴奏,更为重要。

在唐歌看来,戏剧之所以吸引人,舞台上表演的演员最多只有三分功劳,其他七分全部都要归属于配乐,不信的话,你去看一场没有配乐的电影试试,再好看的电影或者戏曲,没有了配乐,也会变得干巴无味。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 More+
欧美性电影

欧美性电影

为爱好裸奔
你们的穿越都是为将为相,我的穿越却成了流民,命运何其不公?本想置身事外,但人和事推动着猪脚,一步步无奈加入到这改朝换代的历史洪流之中.主角也不是全能人物,敌人也不是猪一样的愚蠢.没有一帆风顺,只有不断跌倒爬起.这是一个斗智斗勇,忠诚与背叛纠结的热血传奇故事,给大家一个全新思路和全新感觉的明末天下。 “我的中国梦”主题征文
历史 连载 0万字
八毫米2电影

八毫米2电影

流浪的军刀
燕赵之地,猛士如云。弹铗狂歌,豪气冲霄!山河破碎金瓯缺,英雄一怒拔剑起! 倭奴血砺青锋利,仇寇不绝不封刀!
历史 连载 15万字
吉泽明步第一集

吉泽明步第一集

牛的草原
阿里是花剌子模首都撒马尔罕的一个年轻的商人。由于蒙古帝国西征,他被征用为成吉思汗的厨师,并且结识了阿巴斯和蒙古人巴特尔。 阿里和阿巴斯来到了中国。阿里跟随蒙古人征讨南宋,最后定居北京。 撒鲁尔人哈桑跟随尕勒莽东迁到青海循化,守卫边疆,后代成为元、明、清的地方官员。 阿巴斯和从......花剌子模来寻夫的妻子团聚。 元朝灭亡以后,阿里的后代逃到了甘肃河州。 从此,阿里、阿巴斯和哈桑的后代扎根中国,
历史 连载 1万字
那种网站你懂得

那种网站你懂得

芒杖客
大学历史专业学生一次考古意外,穿越到明朝,变身明末太子朱慈烺,如何驱逐鞑虏,改变历史。。。。
历史 连载 1万字
白色风车小说

白色风车小说

大头风
文笔是差了点,人品是低了点,道德是不高了点,思想是不良了点,可是内容还是过得去吧! 决战朝鲜之高大全 半个世纪前的一场战争 一个民族用血与火向世界宣告了它的重生 半个世纪前的一场较量 见证了一个大国崛起与复兴的开始 十几万中国军人血染那片青山绿水 特写此文向那些故去的英烈们 表达自己心中的敬意 好友好书 《穿越三国之蜀汉攻略》 《穿越清朝的太监》 《明初风流》
历史 连载 28万字
授他以柄

授他以柄

云台
日月兴,妖魔退,华夏河山有我卫。 屠建州,蒙奴碎,天下胡儿谁不畏。 丁守明字子仁,大明开国武勋济国公丁德兴之后。前八世为抵御外敌入侵而死,入地府后被封为“枉死司”司神,与时任“催行司”司神的大明庄烈帝“朱由检”合谋。于公元2015年借机转动轮回盘,打开时空隧道穿越到了万历年间。此后弃文从武前往辽东,从一名总旗做起,专注发展火器。历经万历、泰昌、天启、崇祯四朝。 近六十年征战沙场,援朝鲜,平蒙古,
历史 连载 0万字